偶爾睡不著不構成失眠
失眠可以發生在任何人身上,導火線不一定是負面困擾。它甚至可能發生在無憂無慮、對人生充滿希望的大學新鮮人身上。接下來,我們以美國大學生 Sasha Stephens 的真實故事來說明失眠的發生1(以下稱呼她莎莎)。
慢性失眠通常起因於一個或多個「改變作息的事件」,隨著焦慮上升逐漸成形。引發失眠的事件可能是一次性重大事件,如車禍或情人分手;在莎莎的故事裡,禍首是大學新生的聯誼和不規則的排課時間。這些因素竟成為引發莎莎失眠十多年的導火線,令人難以置信!請繼續讀下去。
莎莎的失眠故事
(請留意故事中的粗體字)
莎莎是個愛美的女生,年輕的她似乎與失眠沾不上邊。然而上了大學之後,有時候上午沒課,她便睡到日上三竿。對一個美國的大學新生來說,派對聯誼是件頭號「大事」。這些派對經常狂歡到半夜,她總會在前一天刻意提早睡「美容覺」以養足精神。這一連串看似不痛不癢的小事悄悄地打亂了她作息的規律。
問題來了,有次「大事」發生的前一天恰好上午沒課 — 睡到中午才自然醒的莎莎,怎麼可能有足夠的睡意在晚上十點迎接美容覺!但她為了隔天有精力玩到半夜,想都沒想在十點就強迫自己上床,想當然,翻來覆去都睡不著,而睡不著的煩躁感,最終搞得她比平時還晚睡。
第二天派對熱鬧到三更半夜才結束,加上前一晚又比平時晚睡,從外頭回來的莎莎心裡打算今晚要好好補個眠,把這兩晚少睡的覺補回來。誰知,心裡對「補眠」期待越大,往往就無法保持平常心,而偏偏睡眠這檔事又最需要放鬆,最後她掙扎到天快亮才睡去。→ 偶爾睡不著,尚不構成失眠
莎莎已經連續二晚沒睡好了,第三天她覺得又累又沒精神,心想:「都這麼累了,今晚肯定倒頭就睡」 。據說安神茶能助眠,莎莎在回宿舍的路上買了安神茶包,希望能好好睡上一覺。無奈睡眠就是這麼弔詭,越期待越容易受傷害!莎莎依然到天快亮時才睡著。→ 睡前就開始擔心,失眠逐漸形成
第四天,理智告訴莎莎,已經三天沒怎麼睡了,照理說,無論如何今晚一定會累到自動睡著吧 — 可怕的是,睡前的焦躁打跑了她全部的睡意,使她整晚醒著。「為何我都這麼疲倦了,卻還是醒著呢!」這個念頭像在她的腦中按下了一個開關,把她的焦慮感推到極致。短短幾天她從一個平日裡完全不會去思考「睡」這件事的人,變得戰戰兢兢。→「睡覺」這件事已成為焦慮源,失眠正式形成
最後,過度疲倦終於讓莎莎在某天傍晚倒在床上,一覺到天亮。她的睡眠暫時回到還可以的狀態,但很快的,又有朋友晚上相約,然而在莎莎的腦海裡,她已經被制約,不經意地做出了凡是「大事」發生的前一晚必會睡不好的結論。她難以婉拒朋友的邀約,但這個「大事前一晚必失眠」的想法就像是預先挖好坑給自己跳一樣,成為她無法逃離的魔咒。這樣的情況重演了幾次之後,莎莎不再參加晚上狂歡的派對聯誼,但她的身體就像失去了自然入睡的能力一樣,步入了長期入睡困難的惡夢。→ 演變成長期失眠
而所謂「大事」的範圍也逐漸擴大,舉凡考試、約會、工作面試、重要會議等等都無意識的被納入,莎莎自此與失眠糾纏了十五年之久,對抗失眠成功後,現為失眠治療師。
慢性失眠的形成需要兩種心態
- 〔Worrier 心態〕 擔心所引發的心理制約:開始將事物貼標籤,將不同事件與睡不好關聯在一起,然後預期它的結果。如 「大事前一天必失眠」或「明明累慘居然還是睡不著」,這些標籤越多會讓你預先開始擔憂,這些憂慮的情緒自然讓你更睡不著。
- 〔Fixer 心態〕 總是喜歡修補過失:一 有問題就非得立刻找到解決方案的性格。總想積極的修復、彌補或解決事情。這種心態拿來衝事業不錯,但在獨獨在睡眠這件事上使不得。好眠人都是無為而治,若在平時已入睡困難的情況下,刻意去補眠或使用助眠產品,會在臨睡前提升期待和焦慮的情緒,反而不容易入睡。偶爾睡不著不構成失眠,但睡不著再加上急於補眠的心情才容易使人陷入長期失眠。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愛補眠、注重養生的人反而容易失眠的緣故。
輕易啟動的生存模式
在演化的推移之下,人類的大腦形成了三個主要區塊:前腦、中腦、鱷魚腦(又稱爬蟲腦)。前腦是人比動物高等的地方,它負責的是高階的邏輯思考,而中腦是哺乳動物的腦,主理愛與人際關係;鱷魚腦是最原始的,它只知道恐懼,並控制人體的基本生理反應。鱷魚腦好比是原始人為了生存而內建的安全警報器,只要危機浮現,鱷魚腦就會高速運轉,並即刻開啟戰鬥或逃跑的生存模式。
古代洪水猛獸的危機,到了今日,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焦慮給取代。而作為安全警報器,必須是「寧枉勿縱」的,因此猛獸、失眠和失業的威脅在鱷魚腦看來是一樣的,一律會開啟生死存亡的模式!這也是為什麼輕微的風吹草動(請回顧故事中的粗體字)就會啟動警報,不管莎莎多累都還是難以入眠,這就好比有一隻猛獸在身邊,不管多累都會保持清醒以利逃跑的,對吧!人類真是成也大腦、敗也大腦。
嚴重失眠了該怎麼辦?
好眠人永遠不會去在意睡覺這件事。越是繞著睡眠這件事打轉,花越多時間精力想解決睡眠問題,恰恰只會越來越糟。如果你正為失眠所苦,我最簡短直接的建議是,睡不好或沒睡就「認賠」,不要計畫補眠。從「早上固定同一時間起床」做起,邁出打破惡性循環的第一步。不要管過去的睡眠如何,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,絕對要保持希望!
相關內容/ 我的失眠歷險記
- Sasha Stephens 為 The Effortless Sleep Method 一書作者。文中故事以其真實事蹟為概要撰寫,細節部分為杜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