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是睡出來的!
<被夢境啟發的奇才> 系列
睡眠週期包含四階段,其中的 REM 階段(快速動眼),夢境特別鮮活。此時大腦的前額葉皮層活動減弱,杏仁核和海馬體活動增強,使得大腦能打破平時的思維框架,自由聯想和重組問題,有助於產生創意靈感和解決方案。REM 還是記憶整合的關鍵時期,大腦將新信息與已有知識與感情聯繫起來,形成新的記憶結構。<被夢境啟發的奇才>系列,為您介紹古往今來從夢境中得到重大靈感的知名人士。

薩爾瓦多·達利
與過世的兄長同名
超現實主義大師薩爾瓦多·達利(Salvador Dalí,1904-1989)出生在西班牙的費格拉斯,他是小鎮裡律師的孩子。在達利出生前九個月,他年僅兩歲的哥哥去世了。達利的父母深深懷念他們逝去的孩子,將新生的達利視為哥哥的轉世,並同樣取名為薩爾瓦多。這對年幼的達利造成了重大的心理影響。達利在他的自傳《達利的秘密生活·一個天才的日記》(The Secret Life of Salvador Dalí)中談到,他在哥哥的墓前看到自己的名字,感到既神秘又令人不安。他覺得自己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之下,這種異樣的感覺貫穿了他的一生,並在他的藝術創作中有所體現。
受正規藝術教育洗禮
達利的藝術才能在他年幼時期就顯露無遺,他從小就表現出對繪畫的濃厚興趣和非凡天賦。達利的父親雖然對他的藝術興趣有所支持,但卻對他的未來感到擔憂,認為藝術並非一條穩定的職業道路。於是,他送達利去了馬德里的聖費爾南多皇家美術學院,這裡成為達利接受正規藝術教育的地方。
夢境為重要的靈感來源
在美術學院期間,達利的創作風格開始逐漸形成,他深受西班牙古典大師如委拉斯開茲和戈雅的影響,同時也對新興的前衛藝術運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,他的作品開始展現出超現實主義的特徵。1931年,達利創作了著名的《記憶的永恆》(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),這幅畫是他在夢中看到的景象,他以「融化的鐘」象徵著時間的流動和不穩定性,這成為他的代表性標誌。
達利的作品充滿了夢幻和潛意識的元素,他經常運用夢境中的形象來探索人類的心理和潛意識。他認為夢境是通往潛意識的窗口,並常常在半睡半醒的狀態下,汲取創作靈感。他會在這種狀態下畫下自己看到的畫面,這些畫面通常充滿了奇異的形象和非現實的場景。達利並經常在床邊放置紙筆,隨時記錄自己從夢中醒來時的靈感。他相信這些剛剛蘇醒時的瞬間是最接近潛意識的狀態,最具有創作價值。

達利的代表作:記憶的永恆
鶼鰈情深
1934年,達利與加拉(Gala)結婚,加拉成為了他一生的摯愛和靈感來源。她在藝術上給予了達利極大的支持,兩人一起度過了無數創作的時光。然而,達利與超現實主義運動的關係並非一帆風順,由於政治立場和個人理念的分歧,他最終被排除在超現實主義圈子之外。
涉足其他藝術領域
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達利與加拉移居美國,在那裡他獲得了極大的名聲和財富。他開始涉足各種領域,包括時裝設計、電影、攝影等,並與迪士尼合作製作了動畫短片《命運》(Destino)。達利的創作風格在這段時間變得更加多樣化,但仍保持了他獨特的超現實主義風格。
達利劇院博物館
戰後,達利返回西班牙,繼續他的藝術創作和實驗。他在故鄉菲格拉斯建立了達利劇院博物館,這座博物館成為他藝術世界的縮影,展示了他一生的作品和創作歷程。1989年1月23日,達利在菲格拉斯去世,享年84歲。他的離世標誌著一個藝術時代的結束,但他的影響和作品卻永遠留在世人心中。
相關內容/ 被夢境啟發的奇才- 視覺藝術先鋒威廉·布萊克
相關內容/ 被夢境啟發的奇才- 亞洲流行天王周杰倫
- 參考資料 The Secret Life of Salvador Dalí, Dover Publications, Reprint edition, 199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