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是睡出來的!
<被夢境啟發的奇才> 系列

書香世家
悲劇的巧合
1815年底,她與未婚夫的第一個孩子克拉拉(Clara)出生後僅僅11天就去世了,她在日記裡寫道:「半夜起身餵奶,看寶寶睡得安詳便沒打擾她,隔天起床竟發現寶寶已死去」。巧合的是,瑪麗·雪萊的母親也是在誕下她的第11天去世的。
數週過後,瑪麗·雪萊在瑞士日內瓦的暴風雨夜晚,受到夢境啟發創作了《科學怪人》,當時可能仍在哺乳期的她正懷上第二個孩子。《科學怪人》發表之時,怪人尚沒被賦予Frankenstein這個名字。1923年小說在倫敦的劇場上演時,劇場海報以「_______」來代表怪人。當年瑪麗·雪萊已流掉了一個孩子,出生的三個孩子也不幸全部離世。這是她人生中非常艱難的一段歲月。
夢見創造生命的過程
1816年初,瑪麗·雪萊和珀西·雪萊、拜倫勛爵(Lord Byron)以及約翰·波利多里(John Polidori)等人在瑞士的日內瓦度假。他們在一個雨夜因無法外出而決定各自創作一個鬼故事。瑪麗·雪萊當時尚未有任何靈感,但那晚她做了一個噩夢,夢見一個科學家用不同屍體的部位拼湊出一個生命體,並用電力將其喚醒。
夢中的這個場景深深地震撼了她,也許是剛經歷喪女之痛又立刻懷上孩子,因而使她夢見了用屍體創造生命的過程,成為日後科學怪人概念的核心。她將夢中所見的場景發展為一個完整的故事,探討了人類對科學的追求以及道德和倫理的界限。《科學怪人》於1818年首次出版,為西方文學史上的第一本科幻小說,很快打響了知名度。
沉痛的一生
科學怪人成為經典
《科學怪人》被多次改編成影視作品。如與電影《科學怪人的新娘》(Bride of Frankenstein)、《怪物》(Victor Frankenstein)、《阿達一族》(The Addams Family)、《怪胎一族》(The Munsters),與影集《英國恐怖故事》(Penny Dreadful)等等,不勝枚舉。
時至今日,科學怪人的概念在各種影視情節的擴展下,發展成一個科學怪人家族,在全球流行文化中佔有一席之地。環球影業更將他們麾下的經典怪物如德古拉、木乃伊等,與科學怪人融合成一個共享的鬼怪電影宇宙。
相關內容/ 被夢境啟發的奇才- 恐怖大師史蒂芬·金
- 參考資料 Mary Wollstonecraft Shelley. Britannica.
- 參考資料 Jill Lepore. 2018. The Strange and Twisted Life of "Frankenstein". The New York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