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後的無眠夜:失眠是一種PTSD

kochinglinposts-tw

從新冠肺炎康復卻陷入失眠

一個擁有十萬成員的新冠康復者臉書社團「Survivor Corp」做了一項失眠問卷調查1。在1500人的回覆中,有一半的人表示康復後被失眠困擾。這些人大多數並非重症患者,都是在家自我療養康復,但他們的生活依然無法恢復正常,因為他們不知不覺陷入了慢性失眠。這並不是因為 Covid-19 的病毒直接引起的失眠,而是他們在對抗疾病過程中,自己無意間誘發了失眠。

其他疾病患者住院返家亦失眠

澳洲的查爾斯王子醫院追蹤了住院病患返家後的睡眠情況2。參與的86位患者有心血管或骨質方面的疾病,在住院前有10%的人失眠,出院後,即使過了三個月,失眠人數的比例仍高達19%,幾乎翻了一倍。統計顯示,失眠的原因與患者的性別、年齡或醫院的硬體設施無關,而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。

心理制約引發失眠

綜合上述兩個調查研究,可以發現,不論住院與否、症狀輕重,疾病康復後都容易有慢性失眠情況。

試想,在昏迷中突然甦醒,發現自己戴著氧氣罩、插著導尿管,或者在半睡半醒間吊著點滴、感覺強烈噁心,這樣的情況下,睡眠還會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嗎?心理學家帕夫洛夫有個著名實驗,他在餵狗前每次都會搖鈴,久而久之,狗聽到鈴聲,就會自動流口水。這個實驗說明了「心理制約」,也就是當兩件事經常同時發生,大腦對其中一件事的記憶會附帶著另外一件。一些住院患者在睡眠時總是經歷折騰,因此一到睡覺時間,身體就會本能地進入緊張狀態。

患者即使沒住院,在家療養也會嚴重發燒、頭痛、呼吸困難,睡不好是自然的。新冠患者還會擔心自己可能過不去,害怕「萬一睡著了就再也醒不來」,逐漸地,和睡眠所連結的記憶都變成不好的經驗,睡眠變成了一件讓人恐懼的事。然而睡眠必須先放鬆才能發生,如果睡眠本身會引發負面或令人不安的情緒,那麼安睡就變得非常困難。

慢性失眠的本質是PTSD

許多越戰老兵回到家鄉後,即使躺在家裡舒適安全的床上,仍感到槍林彈雨、砲聲隆隆,三不五時就會墮入戰時的危險情境而無法自拔。他們在越南叢林中倖存下來,卻在回到和平的美國後自殺,這樣的人有數萬之多!這就是典型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,簡稱 PTSD。新冠肺炎康復而失眠的人,所面臨的其實不是睡眠問題,他們和一般慢性失眠者所面臨的一樣,都是PTSD。

偶爾睡不著,來杯安神茶或溫牛奶也許有幫助,但對於 PTSD,這個解決的方向完全錯誤。慢性失眠的根本問題在內心,必須徹底改變大腦對睡眠的心理連結,讓大腦不再把睡眠解讀成恐懼,睡意才會自然產生,生活作息才能恢復正常。

相關內容/ 無憂無慮照樣失眠!長期入睡困難是怎麼造成的?莎莎的故事

相關內容/ 別讓失眠吞噬你,我們一起重拾正常生活的步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