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可能沒想過,光是「躺著」對心臟是多麼難能可貴的偷閒 — 這是唯一不用與地心引力抗衡,而能輕鬆地橫向把血液輸送到大腦的時機。睡眠佔據人生 30% 的時間,睡姿的好與壞,自然影響健康甚鉅。
睡姿不正確,即使睡飽睡滿,隔天起床依然會覺得自己像「Walking Dead」影集裡的喪屍。睡姿如此重要,是因為脊椎的保健靠它維持。脊椎不單是幾節骨頭,人類的自律神經系統順著脊椎分布,脊椎若有問題,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會產生錯亂,影響的是全身的機能,包含荷爾蒙分泌、心血管問題、新陳代謝等等。

神經系統與各器官/ 圖 Macrovector
肌肉痠痛是睡姿不良的第一個反應,可以看成是身體的提醒,萬萬別忽視它。每個人都有習慣入睡的姿勢,但都離不開仰睡、趴睡與側睡三大類型。要強制執行自己不習慣的睡姿是不太人性化的。因此以下就各類型提出該注意的事項:
仰睡
是一般認為最標準的睡姿,可以讓脊椎放鬆,並減緩胃酸逆流的症狀。缺點是容易引起打呼及提高呼吸中止症患者的窒息指數。仰睡是對脊椎保健最親善的睡姿,但還須留心以下二點:
- 枕頭不可過高:除非你有駝背的狀況,不然過高的枕頭會影響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線,並且心臟仍須費力將血液運送到至高處的大腦。易引發背痛、肩頸僵硬與頭痛。適當的枕頭高度,被頭部壓縮後大約是一個拳頭高。
- 老舊床墊需汰換:床墊的作用是給予脊柱良好的支撐,太硬太軟都不好。床墊大約每七年需要更換,因為在七年之間,一般床墊會鬆弛 25%。當床墊的支撐不平均時,身體的某些肌肉會成為全身的受力點,而導致腰酸背痛。此外嬰兒使用二手床墊也會增加猝死的風險。
趴睡
趴睡的好處與壞處剛好和仰睡是相反的。人類在進化成直立行走之前,四肢是向下的,趴睡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能力,小寶寶們是天生的趴睡高手。趴睡並不會引發窒息,仰睡時舌根下沉,才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元兇。趴睡容易產生頸部不適,嚴重的話會落枕,如果你是個喜歡趴睡的人,請注意以下二點:
- 幾乎不需要枕頭:趴睡在枕頭上會使得頭部提高,頸部緊繃,想像邊走路邊仰望天空的姿勢,脖子不痠才怪。
- 用枕頭墊高身體半邊:這樣能使髖骨打開,減輕脊椎的壓力。
側睡
側睡是大多數成年人容易入睡的睡姿,既能減輕打鼾又能減緩胃酸逆流。然而側睡會使身體一側承受較大的壓力,一不小心也會壓迫到手臂。喜歡側睡的人請留意以下三點:
- 肩膀微微置前:才不會筆直地壓迫到手臂,影響血液循環。
- 保持脊柱伸長:不要蜷縮成一團,會壓迫到身體。
- 膝蓋之間夾個枕頭:膝蓋略彎,將枕頭夾於雙腿之間,使兩膝不觸碰,如此一來能改善下背部的疼痛。頭下墊的枕頭要比仰睡時的「一個拳頭高」略高兩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