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是行走的細菌王國!
想象一下,你其實是個「會行走的國度」,因為你身體裡住著 100 兆個細菌!這些細菌的總重約 2 公斤,比我們全身細胞數量多 10 倍。簡直像個生物大都市,不是嗎?這些小居民們的生活狀況直接影響到你的健康。所以,要保持身體健康,先得照顧好這一大群細菌們的平衡。
這 100 兆個細菌主要住在你的腸道裡,如果把腸道比作它們的生態系,那吃塊蛋糕或喝罐汽水就像天氣變化。忽然來場土石流或刮陣龍捲風,當然會對這些居民的生存造成影響!久而久之,你的生活習慣、飲食習慣會在腸道裡形成一個特定環境,適合某些好菌或壞菌生存。看看全球暖化對地球的影響,是不是直接或間接造成了某些生物的興亡?
腸道:你的第二個大腦!
腸道的神經系統複雜得像是第二個大腦!雖然主要工作是消化吸收,但其敏銳程度不輸給你的腦袋,要說擁有運算微積分的實力也不為過。腸道和睡眠有什麼關係?過去的觀念認為,調節睡眠的褪黑激素主要由大腦松果體產生,但最新研究發現,腸道裡產生的褪黑激素是大腦的 400 倍。Breus 博士在 Psychology Today 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1,腸道健康對調節生理時鐘、影響睡眠荷爾蒙有顯著作用。
益生菌只是臨時工
談到腸道健康,怎能不提益生菌(probiotics)?不過你可能不知道,口服益生菌不會成為腸道裡的永久居民,它的幫助是暫時性的。好比身體裡正在興建一座高樓,益生菌就像外來移工,可以為工程暫時出力,但時間一到即會自動凋亡。所以,服用益生菌可以幫助維持腸道健康,但最根本的做法還是從飲食習慣著手,基本原則就是避免加工食物,多吃原形食物,尤其是益生元(prebiotics)。
益生元是好菌的營養大餐
益生元,又稱益生質,和益生菌只有一字之差,卻是完全不同的東西。益生元不是菌,而是天然食物中不易被消化的多糖成份,可以幫助腸道內好菌的生長。含有益生元的食物有蘆筍、朝鮮薊、香蕉、莓果、亞麻籽、洋蔥、大蒜及全麥類食品等。除此之外,將煮熟後的澱粉冷藏,可以把易消化的澱粉轉化成抗解澱粉(resistant starch),也是益生元的一種。所以,用冰過的飯製成炒飯,或是冰過的馬鈴薯製成沙拉,都對腸道健康非常有益喔!
相關內容/ 疲倦感揮之不去?腎上腺正在求救中
- 參考資料 Breus J., 2016, “Unlocking the Sleep-Gut Connection”